行业资讯

“汽车调整大王”的传奇——记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汽车调整工、“中华技能大奖”获得者王涛

作者:小编 点击: 发布时间:2023-07-17 04:15:34

  “汽车调整大王”的传奇——记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配厂汽车调整工、“中华技能大奖”获得者王涛他稳稳地拉住把手,踏上保险杠,迅速跳上两米多高的东风天龙重型卡车的驾驶室,敏捷的身手令人看不出他是年近花甲之人。

  驾驶室里的每一个细节、卡车身上的每一个零件,对于他来说,都如老朋友一般亲切。他轻抚着每一样东西,犹如抚摸着一匹良驹的驯马人。

  1975年,高中毕业的王涛进入了位于湖北十堰的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。从家乡山东淄博千里迢迢来到鄂西山区,王涛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。

  他的父亲曾经是四平客车厂的工人,后来支援三线建设转战二汽。一年回家一次的父亲,把自己的工作看得无上光荣。从小,王涛对于汽车充满了好奇。子从父业,既是代际传承,也是自我抉择。

  第一天上班,望着一排排崭新的庞然大物般的重型卡车,王涛激动难抑,不由想起了父亲的谆谆教诲:“在厂里要认认真真做事,老老实实做人。”

  1984年,做了8年多汽车装配工的王涛,转到了调整工岗位。8年多的装配工工作加深了他对汽车的了解,而成为优秀的调整工,则是热爱汽车的他融入血液的终身事业追求。

  汽车调整是汽车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,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“特种作业”。每辆车由两万多个零部件组成,包含电路、油路、气路、水路等多个复杂系统。只有经过汽车调整工人动态、静态试验和调整,检查合格后,新车才能安全发交和使用。

  面对两万个零件,面对需要做的百余项常规调试项目,面对那一片片他未知的领域,刚当上调整工的王涛着了迷bsport。

  在工作中,王涛仔细观察,发现越是技术好的调整工,他的工作服越干净,没有油污;越是技术差的调整工,不停地在汽车上爬上爬下,却始终找不到故障原因,工作服也就越脏。他暗下决心,要做“工作服最干净的人”。

  长期的汽车调整工作实践,使王涛练就了一手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快速排查故障的绝活。“望”,就是通过观察,查找外观质量缺陷。“闻”,就是通过静听,判断气路的漏气点。“问”,就是通过询问故障形态,诊断故障症结。“切”,就是通过手感,判断系统的内在故障。

  慢慢地,他成了装配工中的“神人”。他只要听一听发动机运转的声音,就能听出汽车“心脏”的“状况”。

  上世纪80年代,作为当时载货车高新技术产品的代表——东风八吨平头柴油车在二汽总装配厂投产了。这一车型集成了美、日、德等国的先进技术,技术含量高。由于新车型上马快,刚开始,不少汽车调整工对新车型技术和结构、性能不熟悉,每天下线的新车难以及时入库,经常造成大量压车。

  1992年的隆冬,厂里接到紧急任务,几百辆东风八吨卡车必须尽快送到用户手中。只有3天时间,要对300辆车进行调整、排除故障,使它们顺利出厂。

  任务落在了王涛和他的班组头上。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任务不可能完成:几万个零部件,分别由不同单位生产,只要有一个质量不过关,新车出厂就功亏一篑。

  王涛却毅然领命。3天里,没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。他一辆辆地试着车,发现故障,找出原因,加以排除。

  南方的冬夜,车间里冻如冰窖、冷入骨髓。王涛一会儿爬上去察看驾驶室,一会躺在冰冷的地面察看车底。有时,为了解决疑难问题,他一躺就是几十分钟。

  开始时,他快速地爬上跳下,慢慢地,他的行动迟缓起来。最后,他的腿连抬了5次仍没有踏上车前的保险杠。

  脉管炎在医学上称为“损伤性血管植物性神经麻痹”,俗称“二号癌”。这是王涛多年前在雪地里调车时落下的病根,一遇到寒冷或劳累,王涛的病腿就会钻心地疼痛,他曾经疼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。

  经李金贵再三要求,王涛脱下了左脚棉鞋和厚厚的毛线袜子,挽起裤腿,露出红肿的下肢和脚趾,他的左脚中趾已烂掉了半截。

  李金贵一阵心酸:“你都病成这样了,还这么干活,赶紧回家暖和暖和,剩下的活我来干。”王涛却坚持道:“我对情况最熟悉,不能前功尽弃,再挺挺就好了。”

  于是,顶着寒风、拖着病腿,王涛一直坚持到最后一辆新车入库。在连续工作的70多个小时里,王涛只眯了不到4个小时。70多小时里,他调整的车最多,睡眠最少。

  总装厂调整一车间党支部书记张伟向记者掏出了随身带的小本本,这是他上世纪90年代初进厂时听王涛报告会的最大收获。“随时有想法、有问题,我学着像王涛那样记在本上。我们车间几乎人手一个小本本。”

  王涛的“小本本”工作法曾经被人认为“很傻”。在调车的过程中,每遇到一个问题,他就对照着车上的零件和电路比比划划、抄抄写写。别人嫌麻烦,他却说自己笨,只有靠笨办法学。

  别人打牌聊天的时候,他就拿着小本本琢磨。实在琢磨不透,就向身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。连集团公司内的兄弟专业厂的年轻技师、零件协作配套厂家的驻厂服务人员,都成了他请教的对象。

  为了能最大程度地了解汽车的内部构造和制造原理,王涛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工作习惯。他喜欢集图,收集各种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资料。无论是到外地做报告,还是到外单位帮忙修车,他都恳请对方提供汽车仪表产品图纸、电器零件说明书等技术资料。每次只要得了新的资料,他都如获至宝,连称“不虚此行”。

  日积月累,王涛记了满满一柜子沾满了油污的小本本,收集了厚厚一箱技术资料。这些资料,见证了王涛从技术工人到技术专家的成长轨迹。

  1993年,厂里举办八平柴技术业余学习班,他这位年龄最大的学员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中都得了第一名。

  对一个“文革”时期的高中生来说,把实践上升为理论,要克服许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压力。王涛总说自己文化底子薄,他笑称自己“写一百个字有十个错”。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为了有效地指导生产工人操作,他决心把钻研的所思所得写出来。

  白天,王涛正常上班,晚上在灯下爬格子。一天凌晨,妻子史玉琴从梦中醒来,看见王涛正表情痛苦地蜷缩成一团,他的老毛病脉管炎又犯了。

  “还有一章就写完了,你把碘酒拿来帮我烧一烧我的患处。”史玉琴下不了手,再也不忍心捅王涛左脚中趾那个溃烂的洞。

  两个月以后,10多万字的《东风八平柴基本结构及调整》在这样的煎熬中终于出炉了。这本书大大提高了工人们的工作效率,使八平柴的日产量由最初每天几十台,迅速提高到300台以上,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。

  这本书和他随后写出的另一本《东风八平柴常见故障排除》被东风公司教育培训部命名为“王涛操作法”,在汽车调整工中推广,首开行业先河。后来,“王涛操作法”被评为“湖北省先进操作法”。

  2000年,王涛到非洲津巴布韦的工厂进行3个月的技术服务。高鼻子、蓝眼睛的英籍质量总监趾高气扬地说:“你们中国车的备胎摇杆在右边,你们的车是左行,而我们是右行,会车时如果摇的话容易碰到人。你们不能打任何一个孔位,把摇杆从右边给我搬到左边去。”

  王涛苦苦琢磨此事。许多人只把注意力放在支架上,却没有考虑升降器。他灵光一现,其实完全不需要倒支架,只要翻倒升降器就能解决问题。

  仅用了两三天时间,王涛就把摇杆从右边翻到了左边。质量总监闻讯赶来,瞪大了眼难以置信:“不可能,不可能!”他苦苦思索了很长时间的难题,居然被一个不起眼的中国工人轻而易举地解决了。

  不久,厂里又接到用户索赔,说油箱是瘪的。王涛立刻判定,不是生产的问题,是用户没有对油箱进行日常维护。

  销售经理表示质量部门没有发现任何问题。王涛对他分析道,非洲的土壤是红色黏土,如果不按要求保养,落进去的黏土颗粒很容易把油箱的通气孔堵住了,气孔一堵上,油箱里边进不了气,外部压强高于内部,自然就瘪了。“如果用户不信的话,请他们打开油箱看看。”

  王涛成了远近闻名的“汽车调整大王”。工友们称他为“王工”。他提供的“电话问诊”“来信答疑”服务更是在广大东风车用户中传为佳话。他调的车,被厂里质检部门称为“免检车”“放心车”。

 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,受市场大环境影响,东风汽车公司经营情况十分不理想。社会上汽车修配厂、组装厂慕名来挖王涛的人多了起来。面对优厚的薪水,王涛总是摇头:“我的根在东风公司,我是公司培养的,我相信公司一定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。”

  王涛的预言成线年,东风轻型车投产了。于是,他的《东风三吨轻型车调整和常见故障的排除》就问世了。

  虽然已经站在行业技术的巅峰,但王涛对新技术的追求从未止步。他一直笔耕不辍,一边学习新车型,一边编写教材。

  以前,由于方向盘安装在转向轴上,一旦尺寸误差或装配不当,方向盘偏离了正常位置bsport,调整工就只能费力把方向盘拔出来,但是相关部件却会因此变形。

  如何能拔出方向盘又不导致其他部件变形?王涛实验了无数次,还是不得其解。他茶饭不香、寝食难安。一天,他突然获得灵感,发现只需要在方向盘中央安一个小小的拉力器,轻轻一用力,方向盘就出来了。

  这个简易工具是根据杠杆原理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安装的,小小的改善可使此类故障排除工效提高10倍以上,还可每年减少报废损失39万余元。

  在工作实践中,王涛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bsport,像小拉力器一样的小发明、小革新,至今他取得了30多项。由于原理简单、制作简便、成本低廉、使用方便,这些成果推广后深受工友们欢迎。

  王涛总是不断更新知识。年近60岁的他,在看到年轻人用电脑做幻灯片时,就执意要学习做幻灯片,以使培训课件更加完美。

  他对徒弟王建清说:“我的方法就是每天只做2到5张幻灯片。人都有惰性,但是只要钻进去、坚持做,一个月下来,一个培训课件就出来了。”

  先进技术只有为更多人掌握,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。王涛从不认为自己有任何“绝活”,他把所有独门秘诀都毫无保留传授给了徒弟和工友们。

  这几年,“王涛班组”里陆续来了年轻人。王涛和班长王建清一起为员工制订中长期技能提升培训规划,教授汽车理论、电路、气路、故障排除等各种知识。

  如今,“王涛班”连续5年被评为东风公司的“标杆班组”,并相继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。他的徒弟研究的课题“OJT提升技能人才团队化”荣获东风有限公司培训课题一等奖。此外,他的徒弟还相继写出了《东风六挡变速箱常见故障排除法》等多本小册子。


相关标签:
热门产品